2017年12月16日,继海仲委航空争议仲裁中心、航空争议调解中心揭牌仪式后,海仲委同场举行了航空争议多元化解决论坛。来自交通运输部、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邮政局、中国航空运输协会、中国航科院以及国内外主要航空公司、机场、航油、航食、飞机制造、保险、飞机租赁、各大高校、律师事务所等领域的150余名专家、学者及相关从业人士出席了活动。活动由海仲委秘书长顾超主持。中国贸促会副会长、海仲委副主任卢鹏起、交通运输部法制司司长魏东、中国民用航空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郭仁刚出席活动并致辞。
论坛的第一个议题是“航空争议多元化解决的现状及发展”,由首都机场集团公司总法律顾问、海仲委仲裁员马正担任主持人。海仲委副秘书长兼仲裁院副院长陈波以“海天共治,助力交通强国建设”为题介绍了海仲委处理交通物流争议的经验和设立航空争议仲裁中心和调解中心的优势及今后业务推进的举措。中国航空集团公司办公厅巡视员、海仲委仲裁员聂颖和国浩律师事务所律师、合伙人高峰分别以“中国航空仲裁业的未来”和“航空争议解决的商事调解”为题,围绕航空仲裁和航空调解的优势、前沿发展和实际案例进行了深入解析,积极倡议航空界更多地使用专业、高效的调解和仲裁方式解决争议,并对两个中心制定契合航空争议特点的程序规则提出专业建议。民航局郭仁刚副司长在点评中指出,仲裁与调解相结合不仅仅是构建航空争议多元解决体系的需要,更是交通物流领域新业态整合的大势所趋。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总法律顾问、中国法学会航空法学研究会会长、海仲委仲裁员郭俊秀在点评中对两个中心的规则和仲裁员(调解员)名单建设提出了中肯建议,并表示希望加强航空法学研究会与海仲委的合作,充分发挥双方的平台优势,推动航空多元争议解决制度的完善。
论坛第二个议题是“航空法律热点问题探讨”,由中国航空集团公司总法律顾问张华担任主持人。中国航空集团公司法律部高级副经理吴文余围绕“从数据看中国民航业概况”“从成本端看航空公司合同管理与争议解决”“从收入看航空公司合同管理与争议解决”三个方面内容分享了航空公司合同管理和争议解决方面的体会和经验。中国南方航空公司法律部副总经理马选玲探讨了新时代背景下航空仲裁机构的发展问题,并表示航空争议有时具有较强的社会效应,仲裁、调解等方式更有利于温和地解决航空纠纷。上海凯荣律师事务所主任、海仲委仲裁员金玉来通过四则案例比较了航空仲裁与航空诉讼的各自特点,他表示仲裁具有高效、专业,且对经济损失可以共同或各自聘请专业的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评定等特点,更适合航空争议的解决。中外运空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高伟在点评中指出,航空业是跨境电商等新经济的支撑产业,航空业本身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完全可以建立自己的争议解决体系,海仲委进军航空仲裁市场大有可为,应当考虑构建完整的产业链争议解决服务。汉坤律师事务所律师、合伙人王舒在点评中表示,航空产业的发展、政策的变化导致法律争议多元化,常态化,争议的处理结果往往在行业中具有示范性效应,海仲委应针对不同的争议类型采取合理的费用标准以吸引更多当事人选择仲裁。
论坛议题三聚焦“航空服务合同示范条款解读”,由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总法律顾问陈威华担任主持人。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法规标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秋婷博士对海仲委委托航科院制定的《航空配餐服务合同示范条款》《航空燃料服务合同示范条款》重点条款进行了解读,她表示示范条款制定的初衷是促进行业规范化运行,倡导平等、高效的交易规则以及引导航空争议多元化解决。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总法律顾问徐永健在点评中指出,与其他商业合同相比,航空类合同,例如供油合同有其特殊性,其社会效应的重要性往往超出商业考虑本身。即便是合同中严格规定了履行条件及违约责任,但守约方往往因考虑到采取中止合同会导致负面的社会效应,而选择继续履行,调解和仲裁这样的多元化争议解决手段非常适合此类争议的解决。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法律事务部副部长(主持工作)陈方在点评中表示,虽然标准格式合同可以起到规范企业行为,规避风险的良好效果,但企业在处理法律事务时,更应结合自身业务实践,将条款灵活运用。首都机场集团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李纯在点评中高度评价了海仲委设立两个航空争议解决中心并推出供油和配餐合同示范条款的意义,她表示标准化既符合航空业国际化、专业化的航空特性,也顺应了国家对加强产业标准化管理并推动相关立法程序的整体政策导向。
海仲委秘书长顾超致闭幕辞。他表示此次论坛向企业界和法律界展示了航空争议解决的美好前景,共享了先进的航空多元化解决理念,探讨了理论和实践中的问题,搭建了企业界和法律界研讨交流航空法律问题的平台,为提升中国航空调解、航空仲裁的影响力创造了良好契机。两个中心的设立只是开端,海仲委将以此为起点,踏踏实实做好两个中心的发展的工作。希望与会嘉宾和社会各界今后能够支持海仲委两个航空中心的工作,与海仲委共同协力建设好这个航空争议解决的新平台,促进航空争议多元化解决机制的完善, 为我国航空事业的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经过为期半天的热烈研讨和交流,论坛在意犹未尽的氛围中落下帷幕。